透光率一路下滑,雾度却稳如泰山 纳米氧化铝在陶瓷中应该怎么用

2025-08-21 15:04:05 点击数:

在材料科学领域,陶瓷材料凭借其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力学性能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器械、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诸多行业。陶瓷由粉末原料经成型、高温烧结制成,传统陶瓷因内部晶界、气孔、杂质多,透光性差。

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气相法合成的高比表面积超细粉末,其具有纯度好、化学稳定性好、表面正电荷等特殊性质,同时其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高。在陶瓷材料制备中,可充当烧结助剂加速致密化进程,并通过改变陶瓷微观结构,影响烧结、光学、力学等性能,从而提升陶瓷综合应用性能。

20250821150117640.jpg

为进一步验证纳米氧化铝添加量对陶瓷透光率和雾度影响,湖北汇富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以未添加纳米氧化铝的陶瓷为空白样,以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5%、1%、3%、5%的纳米氧化铝为实验样,通过比较不同添加量下透光率和雾度,揭示纳米材料在陶瓷材料应用中的光学效应。

汇富纳米技术人员对透光率进行测试。数据显示,陶瓷材料的透明性随纳米氧化铝添加量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在未添加纳米氧化铝时,陶瓷材料透光率在10%左右,添加0.5%的纳米氧化铝以后,透光率则降低至10%以下,并随着添加量进一步增加最终透光率持续下降至6%。

20250821150238810.png

可见未添加纳米氧化铝时,陶瓷内部微观结构相对均一,气孔、杂质等散射源少,光线散射损失小,体现基础状态下的光学特性。当添加纳米氧化铝后,理论上可促进烧结,但实际易因分散不均形成小团聚体,成为光线散射中心,使透光率略降,添加量少对微观结构和透光性干扰有限。当进一步增加添加量时,过多粒子阻碍烧结致密化,使气孔率上升,进一步加剧散射,降低透光率。

20250821150304733.png

汇富纳米技术人员随后对陶瓷雾度进行测试。技术人员发现,在各添加量下雾度基本稳定(95%-96%),这是由于纳米氧化铝化学性质稳定,与陶瓷基体界面未引入大量强散射杂质(如高折射率差异物质)。且团聚体尺寸、分布未大幅改变散射模式,光线散射特性相对一致,故雾度无明显波动,反映出纳米氧化铝添加量对雾度影响小,雾度维持稳定。

纳米氧化铝添加量显著影响陶瓷透光率,添加量越高,透光率越低,源于团聚体散射与致密化受阻;雾度受添加量影响小,微观结构和粒子特性使其相对稳定。这表明调控纳米氧化铝添加量与分散性,是优化陶瓷透光性的关键。

汇富纳米的研究揭示纳米氧化铝对透明性的影响规律,为优化陶瓷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未来可聚焦纳米粒子分散技术(如表面改性、超声协同分散),降低团聚影响,还可探索多元添加剂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透明陶瓷性能。

从产业升级角度,高性能透明陶瓷能推动光学设备小型化、高效化,助力新能源(如透明导电陶瓷用于光伏)、生物医学(光学陶瓷器件)等行业创新。纳米氧化铝作为关键添加剂,其应用优化将有利于透明陶瓷产业化进程,让传统陶瓷材料在现代高科技领域焕发新活力,为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端制造升级提供材料支撑,诠释“以微纳创新,促材料飞跃”的技术价值。